清廉巡抚刘荫枢

  刘荫枢(1637-1724),字相斗,别号乔南,晚年又自号秉烛子,陕西韩城潭马村人,自幼聪颖好学,志向远大。

  韩城是个多山多水多沟壑且交通不便的小县。县城南有一条澽水河,水深齐腰,终年不断,河上仅有一座浮桥。刘荫枢小时与伙伴们常在澽水河畔边割草边玩耍。看到因暴雨水涨桥断、行人被阻隔的情景,他说:“我将来要是干起了大事,先要在澽水河为韩城人造一座坚固的大桥。”

  康熙八年(1669年),刘荫枢考中举人,康熙十五年(1676年)中进士,出任河南兰阳知县,后又入京任吏部给事中,不久迁为刑部给事中,又调任户部郎官。他每次回乡探亲,都要到澽水河边看看,心中念念不忘为家乡造桥的事。

  刘荫枢居官清廉爱民,勤于国事,深得士民的爱戴。朝廷嘉其廉能,命他补任云南布政使。

  刘荫枢初到云南时,发现昆明湖水路不通,经常有水患发生,于是决定治水。为了摸清水路的来龙去脉,他深入山间、旷野、草滩、泥沼,多次勘察了解。摸清情况后,他向朝廷上奏了治水计划。但国库空虚,朝廷无银可拨,遂下诏旌表刘荫枢,言明所需银两由当地自筹。刘荫枢看到当地民众受灾之惨状,毅然动工治理。

  天佑贤人,在开掘渠道时,竟意外地挖出三个连接的银库,内藏大量黄金白银。刘荫枢毫不动心,立刻上奏朝廷,拟交国库。

  康熙皇帝看到奏章大为感动,认为刘荫枢是个清廉能吏,将这批金银奖给刘荫枢,任其自行处理。刘荫枢没有独自受用这批金银,而是把它用于治理水患。在昆明湖治理工程中,资金用度全由刘荫枢的奖银支付,工程进展十分顺利。

  此外,刘荫枢还拨出一部分银两,为家乡修建一座澽水石桥。他亲自设计图纸,并注明施工的具体要求,写信告诉韩城县知县,由县府出面造桥,言明一切费用由他承担。经过一年多的辛劳,一座宏伟壮观的十眼大石桥终于建成。现在韩城县城南边的澽水桥,仍保持着原风原貌。来往的人们并没有忘记造桥的刘荫枢。

  康熙四十七年(1708年),朝廷以刘荫枢才智超卓,调任贵州巡抚。

  贵州紧靠云南,居民多为苗族。苗人亦为华夏族的一支,应一视同仁,但历代封建朝廷总是歧视苗民,征伐不停,干戈不止。要治理好贵州这块地方绝非易事。

  刘荫枢任贵州巡抚时,四川的乌蒙土司与贵州的威宁土司正在对峙,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。朝廷派员通知刘荫枢与四川巡抚年羹尧共商对策。年羹尧说:“待两方土司激战时,我们从背后掩杀过去,即可一举扑灭苗蛮,永绝后患。”刘荫枢却说:“我等为官,当体天心,慈悲为怀,理应体恤,何以杀戮?还是安抚为上,如招抚不成,再动刀兵,也不为迟。”年羹尧答应以三个月为限。

  刘荫枢轻装简从,分别拜见土司酋长,先交朋友,后阐述双方仇杀弊患,劝解双方罢兵和好。乌蒙、威宁两土司也已厌战,又探得朝廷将调动大军先抚后剿,内心已自惶恐,适值刘荫枢前来招抚,没费多少功夫就已谈妥。三方歃血为盟,息兵罢战。一场血腥杀戮,因刘荫枢从中周旋,最终化干戈为玉帛。

  战乱平息后,刘荫枢正式以巡抚的身份引导百姓开发贵州。当时,贵州属于未开化的蛮荒地带,遍地生长白茅草。只有动员大批劳力,将茅根全部挖干净,然后晒干、焚烧,才能开出良田。

  刘荫枢派人回到陕西,招募了许多青壮年到贵州来挖茅根。官方设立“茅草收购站”,按斤论价。由于锄、锨、镢锋利,挖草根工效很高,这些陕西来的青壮年一人一天可挖100多斤,收入很高。他们回去跟亲朋好友一讲,结伙到贵州挖茅根的人就更多了,连一些铁匠也跟着来了。

  苗民见挖茅根很赚钱,便都跟着效仿起来。刘荫枢手下有个差役很是纳闷,便问:“这种无用之物,买来做什么?”刘荫枢很神秘地说:“这是一种很名贵的中药,叫‘了几散’,尤其贵州的更名贵更值钱。”消息一传出去,挖的人更多了。

  在挖茅根的过程中,苗民也学会了耕地,一些人也跟着铁匠打造铁器,称蛮镢。随着大片荒地的减少,刘荫枢下令将开垦出来的土地分给苗民。来到贵州的陕西人,将关中先进的耕作技术、农具、牲畜,包括碾打方法引入了贵州。贵州雨水充足,日照充沛,昔日的茅草滩变成了绿油油的庄稼地,苗民当年就收获了大量粮食,解决了温饱问题。直到这时,苗民才知道刘荫枢收购茅草根的真实用意。有人对刘荫枢说:“你过去说茅草根是‘了几散’,原来是‘疗饥散’,是治疗饥饿的良药。”

  与此同时,刘荫枢的夫人把陕西韩城一带的纺线织布等技术引入贵州。当地人民实现了丰衣足食、安居乐业,都尊称刘荫枢为“刘抚院”。

  刘荫枢八十多岁时,退休回到韩城。一日闲暇,他走到澽水石桥附近,看到桥上车水马龙、熙熙攘攘,心中十分高兴。他的儿子站在身边说:“您告老还乡,坐在这桥头,只要从每个人手中收一枚铜钱,也就吃穿享用不尽了!”刘荫枢听了这话,心中像压上了一块石头,很是不安。

  第二天中午,刘荫枢约请韩城知县和邻里父老来家里议事。刘荫枢说:“我今日有一事商量,想把南桥卖给韩城县。”知县问:“县库空虚,想来您是知道的,从何筹措这一笔巨款呢?”刘荫枢伸出三个指头:“只要这个数!”看众人都不解地望着他,刘荫枢微微笑着说:“只要三两银子。”众人七嘴八舌地嚷开了:“三两银子连一块石头都买不下来呀!”

  刘抚院招招手,叫人取出早已写好的契约。知县接过一看,只见上面写着:“本人情愿以三两银子作价,将澽水河上的石桥卖掉,此后该桥永属韩城县所有,与刘家无关,绝不反悔,立据为凭。”知县这才明白了几分,感动得把这份契约传给大家看。刘荫枢说:“我请大家来做个见证,这石桥从今日起属韩城县。我既然当了卖主,得了银子,以后也就请大家不要再提起我造桥的事了!”

  事情已过去三百年,人们走到石桥上,还是情不自禁地提起刘荫枢为民造福、不为子孙留特权的故事。

  公生明,廉生威。一个人只要为百姓做了好事、善事,百姓是永远不会忘记的。(杜小林)

责任编辑: 吉林省纪委监察厅  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版权所有:中共吉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吉林省监察厅
吉ICP备14004049号-1